最近看到,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接受人民日报专访的媒体报道,报道中涉及到两个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品质。这和我们之前讲的多期与质量相关的内容相契合。
这一期,我们就结合胖东来的案例,从服务质量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下面,我们一起用服务质量的概念模型,逐条解析胖东来,看看胖东来是如何把“顾客期望”转化为“超预期体验”的。
Gap 1 顾客期望 VS 管理层认知(理解差距)
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在拍板服务时,并没有充分倾听客户声音,而是凭经验、凭直觉去判断客户的需求。结果就是,企业做了很多,但客户不买账。
而这背后是企业管理者并没有想清楚员工、客户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认知还停留在投机赚钱、更愿意相信丛林法则的层面。
而经历了多次跌倒、又顽强站起来的于东来,却早已想明白了这背后的朴素逻辑,那就是赚钱与真诚不矛盾,这在于东来接受权威媒体采访中被表述为“用真诚换取信任”。
他说:“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你对员工好,员工对顾客好,顾客对社会好。”
我觉得,于东来在这里所说的“人”,其实就是广义的客户,包括作为员工的内部客户,也包括作为消费者的外部客户。于东来采用高薪酬、高福利、设置委屈奖等人性化措施,对员工好等,我们将不在此赘述。
为了对客户好,为了能听到客户的声音,胖东来在企业内建立了公开透明的投诉激励与处置机制:
长期执行“无理由退换货”、“500元投诉奖”,并在重大争议时发布详尽的调查报告,公开流程、责任与改进措施,从“声音可达”到“结果可见”。
管理提示:减少理解差距:意见直达+激励反馈(如投诉奖)+公开回复的“时限要求”。目标是确保“能听见、听得清、说得明”。

Gap 2 管理认知 VS 服务范围(理解差距)
很多公司都有漂亮的理念、愿景、价值观slogan,但确很少有没有耐心、也不想花功夫将这些理念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制度规范。
可看着憨憨的于东来确做到了,你能想象吗?一家民营企业胖东来不仅有理念,胖东来还将这些理念转化、设计成数万页的操作手册,覆盖上千种业务场景,并且动态更新。
把敢担责写入制度及手册中,当“擀面皮”事件发生时,胖东来按制度及操作手册执行:
对6月9–19日购买相关产品的顾客,实行全额退款+每份1000元补偿,共8833份,合计约883.3万元;并对协助发现问题的顾客奖10万元,同时对涉事档口停止合作/撤柜、对内部人员问责。
这些都是事前成文、事后照章执行的规范,而非临场拍脑袋。
而在日常管理中,更是让“无理由退换货”等对外承诺,形成对服务规范及客户理解的反馈及验证。
管理提示:减少设计差距:把对客户需求及期待的理解,设计转化成闭环的标准化作业流程SOP:触发—核实—补偿—整改—复盘—发布
让服务规范真正落地生根。

Gap 3 服务规范 vs 一线交付(过程差距)
制度再完善,如果前线没权力、没动力执行,顾客体验肯定还是掉链子。于东来强调:“有了手册,还要保证都能落到实处。”
如何落实呢?
胖东来选择“授权+培训”的方式:遇到问题,员工不必层层上报,就能根据服务手册对顾客需求即时回应。
于东来直言:“我们相信员工,赋予他们权限,让服务更高效、更贴心。”
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固定周二闭店、春节闭店,降低员工工作强度,保障一线员工有更充沛的精力与稳定的情绪去处理突发,执行规范。
管理提示:减少过程差距:授权+培训+人力保障

Gap 4 服务交付 vs 对外传播(沟通差距)
有的企业广告打得响,但实际没法落地,造成顾客落差感强。
而胖东来坚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对外宣传上采用“少口号,多披露”的方式,贯彻真诚待人的理念。
发生质量/服务争议时,用长篇调查报告公开事实、流程、责任与改进,不打“含糊仗”。
例如“红色内裤掉色”事件,公司发布53页调查报告,既解释检测结论,也按制度奖励投诉者500元并问责相关管理者,沟通口径与现场举措一致,减少承诺与体验的反差。
于东来说:“坚守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选择,也是一种商业智慧。”
管理要点:外部承诺要能即刻验证,宣传要和执行逐条对照,做到承诺可检验,传播即交付。
管理提示:外部承诺=白纸黑字+兑现凭证。营销物料要与SOP逐条对表,说到哪一条,就能当场做到哪一条。

Gap 5 顾客期望vs 顾客感知(感知差距)
超预期的补救:在“擀面皮”事件中,公司按每份1000元的标准补偿且范围清晰,并对线索提供者奖10万元;相关话题登上热搜,舆论普遍认为“处理速度与力度超出常见水平”,使负面事件转化为信任背书。
可感知的现场体验:在协助他企门店“调改”中,动线优化、通道加宽、增设休憩点、商品结构重做等“看得见的改善”,让顾客第一眼就感觉“更好逛、更舒服”,把感知拉上去。
管理提示:把“超预期”设计进流程:补救强度>行业平均、现场改造可见可感、顾客证据(评价/口碑)循环沉淀。
小结
将客户当成上帝,缩小服务质量差距并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扎扎实实的转化为作业规范、并贯彻执行。
简单说就是:
听见(Gap1)→写进去(Gap2)→做出来(Gap3)→讲明白(Gap4)→被惊喜(Gap5)。
胖东来的经验在于:把每一环都制度化,让顾客“预期”与“感知”之间不只没有落差,反而稳定地多给一点。这“多出来的一点”,是客户体验到的惊喜,也是客户信赖的基石,更是难以模仿的竞争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