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启航【第四期】职场新纪元:三代人的选择与时代脉动

01艰苦奋斗四零后

大家好!欢迎来到职场启航系列栏目,我是蜘蛛哥。
从我姥爷那一辈算起,我们家是三代电建人,父辈们经常说,他们最不爱的活动就是爬山,因为他们一辈子都在钻山沟、去工地,看了太多的山山水水。
老一辈水电人也经常调侃自己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从五十年代开始,爷爷辈们便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一起干水电,而是随着项目不断搬家,从三门峡到刘家峡、从甘肃到陕南。正所谓“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
几十年过去了,单位名称都换了好几回,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待在这个单位,也没有想过换工作。七零年代末,单位开始在陕南开始建基地,慢慢单位开始里有食堂、幼儿园、学校、医院、工人俱乐部,许多同龄人也继承父业,加入电建队伍。人们朝夕相处,更像一个大家庭。
八三年汉江发大水,一声号令,父辈们依然选择先抢救单位的财产,直到洪水漫过小腿了,才去自己抢救小家的东西,就算家里的东西和房子都被没了,也没说什么埋怨。老一辈生活在计划经济之中,人们以单位为家,那时候工作稳定、虽然生活艰苦,但大家也没什么怨言,大多数人就是这么安静的守着工作、守着单位,守着小家,一直到退休,那是一个充满确定性的计划经济时代。

02享受红利七零后

到了我们60后、70后就业的八九十年代,正赶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候,那时候大学生还比较稀缺,大学毕业后就是国家干部、包分配有分房。92年十四大以后明确了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个体及私营经济迎来快速发展期,外资直接投资大量涌入中国,原先国家分配工作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人员开始流动,一些胆子大、不安分的人开始辞职下海、进外企、下海经商、做生意、出国留学、搞房地产。这些变化从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也可以看得出来。

1994年开始大学生双向选择

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

1995年5月1日实行双休日,1996年开始不包分配,
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绝大部分毕业生开始自主就业。

在八九十年代,许多方面还处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阶段,对多数人来说,除了国有企业“铁饭碗”,还有个体、私营及外资企业可以选择,就业的选择更多了。我们60、70后这一代职场人,无论是在老单位上班、还是去外企、民企打工,还在自己创业经商、干企业,许多人已人到中年或已经退休养老,可以说,大部分能过上好日子、安安稳稳的退休,其实是搭了时代的顺风车,吃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

03无限可能零零后

到了2000年左右,就业情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上大学变得容易了,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政策,9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88.8万。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87.7万,四年时间就翻了一倍多。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而教育部最新预测2025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222万。

大学生录取人数在同龄人中的占比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点多达到2023年的70%左右。也就是说,咱们国家仅用了2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这个身份也从精英变成了大众。

第二个变化是2000年之后,信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数字化、智能化在各行各业的大规模应用,引发各行业产能快速提升,市场关系迅速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来形容各行各业的兴衰似乎都有点跟不上形势。

这些都带来职业及工作岗位的巨大变化。特别是00后开始就业的这几年,以人工智能、数字化、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开始大规模应用,许多行业在产能过剩及技术替代的双重冲击,纷纷转型或缩减,工作变得不再稳定,换工作变得更加平常;与此同时,新技术带来的大量新兴领域、新兴职业又在不断涌现。

虽然在理论上,缩减的工作岗位可以由新的工作岗位替代,但实际上可能存在一个问题,也就是两者无法实现平替,也就是说新的岗位往往要求新的技能,而这些新技能又是被缩减人员所不掌握的,而想要掌握这些新的技能又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些变化,从国家发布的职业分类大典上也可以看出明显的变化,最新的2022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比2015版的大典净增了158个职业,职业数量为1639个,并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和134个绿色职业。而1999年颁布的大典则包括1938个职业,分类及数量都有较大的调整。

04不确定是唯一的确定

为了应对AI时代带来的变化,2023年2月,《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优化调整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2024年9月,教育部称新增了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了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其中增加的专业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工科居多,也就是说,国家将人工智能+列入了国际战略的范畴。

在人工智能时代,从高中选科到大学选专业,从择业、就业到创业都变得不再那么确定,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就在几年时间,高中时看好的热门专业,几年后很可能就不是热门,大学时还是冷门的专业,也许毕业几年后又火爆了。

可以说,新一代职场人所面对的机会更多、情况也更复杂,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

一方面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更多人因为高校扩招而有机会上大学,有机会接受受到更好的教育,但同时,大学生也从精英变身普通大众,仅靠大学生这个身份就找到好工作的时代过去了。

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踏浪人,新时代带来许多之前没有的新机会及职业,择业、就业及创业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及挑战。

但事情往往就是这样,风浪越大鱼越贵,越是不利的环境中,往往蕴藏着机会越大。

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适应这些就业环境的变化,不仅是大学生及职场新人所面临的选择,也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人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敬请关注下期职场启航节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陕ICP备20230013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