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再次来到职场启航栏目,这一期,我们一起聊一聊面试这个话题。
因为面试其实可以被看作进入职场的第一步,而且是关键的一步。这里面涉及的要点和逻辑非常多,所以这期的视频可能稍微有点长,我打算从面试准备、面试的过程以及面试后评估3个方面展开。
面试准备包括预备知识及正式准备两部分。
一、预备知识
(一)企业的用人逻辑
首先说一下企业用人的逻辑。企业用人逻辑有三个问题:
首先,这个人能不能干?
其次,这个人愿不愿意干?
最后,这个人能不能留下来。
企业往往会根据岗位的需求以及求职者的情况,对这三个问题进行匹配,最后肯定是匹配的留下来,不匹配的自然就淘汰了。
企业在面试的时候,因为企业的规模不一样,所以经历的面试过程其实也不一样。在一些小企业,老板一次面试就搞定了。在一些大的企业可能要经过多轮面试。譬如说HR的面试、用人部门主管的面试以及领导的面试这三个部分。
而无论企业的大小,在面试的时候都会关注这三类问题,比如说HR会关注这个人的综合情况,主要是筛选的过程,淘汰那些与企业需求不符合、不匹配的人。作为部门主管主要是择优选择,也就是在这些候选人当中选出一个他认为能力最强、最能够完成任务的候选人。所以HR和部门主管的选人方向和目标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过了这两关,到最后一关企业高层面试,企业高管关注的是匹配度问题:也就是说这个人如果到了我们的企业,他跟我们的企业文化是不是相匹配?这个人的职业发展路径跟我们的企业发展阶段是不是相匹配?也就是说这个人能不能长期留下来干?能不能干好?未来有没有潜力等问题。
我们明白了企业用人的三个逻辑,以及高管面试的侧重点,我们再讲一讲企业对人才的定义。
(二)企业对人才的定义
在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HR眼里,一个人之所以被选中或者不被选中,往往都会有三个维度的考量。
首先是能力维度
HR会看一看这个人的能力是不是在线,能不能够满足我们这个岗位的需要。
第二是潜力维度
HR去看一看这个人的潜力,这个人在未来有没有可能拔到更高的岗位或者有没有可能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能力和潜力的差别也体现在对社招生和校招生的区别上。
对校招生可能更多的会关注潜力,因为对于校招生来说,大多数都没有工作经历,这个时候可能企业更多的是看重你的潜力。
对社招生来说,企业往往需要能力,你来了以后就能给我完成任务,所以他会更多的侧重经验和能力。
了解到这两点之后,其实对于应聘者来说,也就不必那么纠结于你的经验及经验了。
第三是方向维度
除了能力及潜力之外,我们还要关注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你的职业方向,如果一个人很能干,他的能力足够,他的潜力也够大,但是他的职业发展方向不在这里,那么企业也不会使用,所以职业发展方向也是HR及用人单位判断一个人是否合适的重要方面。
所以企业对人才的定义或用人的核心其实是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你当下具有的能力,
第二个是你未来可能发展的潜力,
第三个是你的职业方向与企业的发展是不是相匹配。
(三)经历、经验与能力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除了企业的用人逻辑及企业对人才的定义之外,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经常会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历、经验和能力的问题。
小伙伴去面试的时候可能会问到:你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历,或经验不足?
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破解?蜘蛛哥在这里给您支一招:
其实,所有的经历最后浓缩之后才会变成经验。有的人即使有了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也未必会积累出很有效的或高质量的经验,经验也未必能够转化为能力。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最核心的其实是能力。
在比较强的能力面前,经验不算什么。在经验面前,经历其实不算什么。
在HR过于关注经历或经验的时候,你可以进行适当的转化,可以用自己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或者在能力或潜力方面进行强调,以吸引HR的注意力,转移HR的关注点。让HR知道你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也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完全是可以弥补经验和经历的不足。
在面试之前,我们对企业在用人、对人才的定义以及经验、经历及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就讲这么多,下面进入面试前的正式准备。
二、正式准备
面试前的正式准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岗位准备
首先是对岗位有所准备。这里的岗位准备不仅包括:
1.了解岗位对你的技能需求。
2.还要了解岗位的工作环境、岗位的工作时间、岗位的工作条件等。
3.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把企业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去试用或者体验一下,可以帮助你对企业有一个更加具象化或者直观的认识,把概念化的认识转变为具体的认识。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企业的了解,也可以表现出你的一些诚意,增加企业对你的好感,拉近一些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你也可以准备一些与岗位相关的问题,这样在进行面试沟通的时候,你会增加一些话题。
(二)简历重温
第二个准备非常关键,就是要去重温一下你的简历。有的小伙伴在面试的过程中,你问到他简历上的一些点的时候,他会说想不起来了,其实这是一个大忌。如果在投简历之前,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对简历的内容重新温习一下,把简历里面的细节、特别是与应聘职位相关的一些经历、能力的描述细化一下。譬如你可以用STAR方法(参见上期视频),去回想一下这个项目的过程,这个项目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的,你在这个项目中领受了哪些任务,担任了什么角色,你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等的。这些最好再提前脑补一下,不要等面试官问到你的时候,想不起来或者说记不清楚,甚至答错,这些都是减分项。我们要尽量避免。
(三)模拟面试
面试前的准备,还有一项比较重要,就是要进行模拟面试。
模拟面试,既可以找亲朋好友,也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帮忙。当然在AI时代,最方便的还是通过AI来进行模拟面试。你可以在AI中告诉AI工具,你打算应聘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你的大概情况是什么,让AI生成一些问题,你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回答,并让AI帮你去优化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