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量管理史上,有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框架,被称为“朱兰三部曲”。这个框架由三部分组成: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这就是由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朱兰发现并提出的系统化质量管理方法,它被全球无数企业采纳,并成为质量管理的基础工具。
■三部曲的不同应用维度
这张质量三部曲的示意图,不仅适用于缺陷率,其实还可以应用在其他的维度,我们发现:当纵轴是不良质量成本、差错率、缺陷百分比、返修率、浪费等时,则纵轴的数值越低越好,零代表完美。

而当我们把纵轴设定为产品特性(如处理速度、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准时交付率等)时,则纵轴的数值越高越好。

这也说明,三部曲既能解决降低成本的问题,也能推动性能与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时间分配与管理层职责
对管理者来说,还有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面对质量三部曲,如何设计不同层级人员的管理职能?如何分配自己所需花费的时间?
有一家日本公司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个模型(Itoh,1978),得出这张图。

在这张图中,横轴代表着各类人员时间分配的百分比。纵轴代表着人们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

该图表明高层主管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质量计划和质量改进上,在战略计划上他们用去了相当的时间。他们用于控制的时间不多,且集中在一些主要的控制项目上。

随着在组织职级的降低,人们用于战略计划的时间在减少,而用于控制和维持的时间则增加。
在最底层职级,人们的时间主要用于控制和维持,但在计划和改进上还是要花费一部分时间。

这也告诉我们,质量管理不仅是质量部门的工作,而是全员、全层级的系统性任务。
参考资料
朱兰质量手册:通向卓越绩效的全面指南:第6版/(美)朱兰,(美)德费欧主编;卓越国际质量科学研究院等译.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
* 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